透水混凝土“軟鋪裝”多指綠地、植被等,能吸收太陽輻射,而所吸收的輻射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騰耗熱和在光合作用中轉化為化學能,用于增加環境溫度的熱量大大減少。綠地中的園林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不斷地從環境中吸收熱量,降低環境空氣的溫度。每公頃綠地平均每天可從周圍環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熱量,相當于189臺空調的制冷作用。園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一公頃綠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噸的二氧化碳,削弱溫室效應。此外,園林植物能夠滯留空氣中的粉塵,每公頃綠地可以年滯留粉塵2.2噸,降低環境大氣含塵量50%左右,進一步抑制大氣升溫。

在人行道路中更多采用透水路面,可以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太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同時城市地表對太陽光的吸收率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而使空氣得到的熱量也更多,溫度升高。保存更多的地下水可以減緩上述情況。

草坪 | 透水路面 | 水泥路面 | 柏油路面 | |
地表溫度 | 32℃ | 36℃ | 57℃ | 63℃ |
此外,水面、風等也是緩解城市熱島的有效因素。水的熱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熱量的情況下,升溫值小,表現出比其他下墊面的溫度低;水面蒸發吸熱,也可降低水體的溫度。風能帶走城市中的熱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熱島。因此在城市建筑物規劃時,要結合當地的風向,不要把樓房全部建設成為東西走向的,要建設成為便于空氣流通的模式;同時,好將一些單位的高院墻拆掉,建成柵欄式,增加空氣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