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十堰市海綿城市新技術推廣啟動儀式在中岳路舉行。在啟動儀式上,無機透水保水道路的材質及技術紛紛亮相。記者在現場看到,用一款無機透水保水材料及其相關技術鋪設的路面,用水管往上面澆水后,幾十秒時間就全部被路面滲透吸收。此外,用錘子擊打該路面,路面也毫發未傷。

據介紹,無機透水保水道路具有透水、穩定、環保等功能,用無機透水保水材料鋪設的道路和地坪具有下雨路面不積水、晴天灰塵少、耐熱不吸熱等諸多優點。同時,還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和手段使雨水得到凈化,解決雨水排放和初步凈化處理問題,并可將收集的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實現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的目的。市住建委一位負責人表示,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十堰將在建設中使用海綿城市的新技術和新材料,讓十堰的水更美、天更藍。

據了解,傳統城市建設中,因地面硬化過多、地下排水不暢,逢大雨便“看海”。海綿城市,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寓意城市像海綿一樣,降雨時,能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干旱缺水時,可以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目前,國內很多城市在建設中已經采用這些新技術和新材料,用這些新技術和新材料建成的道路被譽為“會呼吸的道路”,建成的公園被譽為“海綿公園”。海綿城市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的重要內容,十堰今年年初已經啟動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工作。
